首页 | 中心介绍 | 科室介绍 | 特色专区 | 医保政策 | 团队风采 | 党建园地 | 信息公开 | 院长信箱
信息公开
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3年度工作计划


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工作计划 2013年,是我中心实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牢牢抓住发展机遇与挑战,立足夯实基础、优化服务、强化品牌、提升品质的发展原则,紧紧咬定中心发展战略目标不放,以创新思路谋划中心发展的新出路,以创新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创新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以创新服务不断提升中心的形象,以创新科技不断提高中心的竞争力,实现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 一、创新管理,增强责任意识,打造和谐医院 健全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科室内部管理,优化收入结构比例,控制医药费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实施绩效管理通报制度,定期通报绩效考核结果,做到职责责任化,落实层级化,管理绩效化,通报常态化。强调过程管理,奖优罚劣。最终实现制度完善、职责清楚、管理规范、考评严谨、质量过硬、持续创新、科学发展。 加强人才管理工作,抓好中层干部的培训,帮助中层干部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提高管理水平;抓好后备人才动态管理,继续通过实习管理岗、挂职锻炼、艰苦岗位压担等方式加强培养,着力提高后备青年人才的综合素质;实施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遴选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优秀人才,增加培训频度,选送其进修深造,在科研攻关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鼓励一批青年优秀人才成长。 为保证中心临床工作科学、系统、优质和有序的管理,定期开展行政查房工作。中心领导带领相关职能科室,深入一线科室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管理力度,落实规章制度,同时对科室提出的困难,需要跨科室、部门协调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健全双向反馈机制,使问题解决效率化。 发挥信息化技术支撑作用,建立完善网络运行安全管理系统,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实现保护核心数据安全、保护业务系统稳定运行、可视化网络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快速处理故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行政管理信息化。 认真做好工会换届选举工作,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凝聚集体力量,服务事业发展;自觉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和谐环境;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工会活力,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务实创新、开拓进取,为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认真做好中心职工代表换届选举工作,选举具备广泛性、代表性和先进性的职工,围绕中心发展积极参与中心民主管理活动,广泛收集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心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而发挥聪明才智。 二、创新技术,满足百姓需求,增强综合实力 依托对口支援医院优势资源开展技术创新。弥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和器械检查上的不足,开展规范的临床诊疗,带动中心医疗技术创新项目的产生和发展,为病人提供安全、适宜、便捷的健康服务。 开展尿素[13C]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检测项目,推广彩色数码眼底照相在慢性病中的应用,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符合成本效益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形成明显的技术优势,扩大中心影响,提高中心竞争力。 大力提高广大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抓好全体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与对口支援医院的合作交流,派遣医、护、技人员到对口支援医院交流学习,有目的地重点培养技术创新骨干,通过他们带动中心技术创新工作。利用对口支援医院会诊、带教、健康咨询、双向转诊等多种形式会诊、增强我中心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辖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形成有序的医疗服务格局。 强化医疗质量控制,继续完善医疗质量分级点评制度,实施医疗缺陷管理制度,落实医疗质量奖惩措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重点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推广“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全面落实护理职责。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对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控制指标同期相比要有所下降。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分级管理目录》,严格执行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用信息化手段控制抗菌药物临床分级管理权限。加大处方点评与超常预警的工作力度,重点抓好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费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保险费用的精细化管理,在医疗保险费用管理控制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完成诊疗工作的同时严格控制费用,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及时发布医疗保险新政策,让医疗保险政策深入人心,增加医患双方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完善“三基三严”培训制度,继续实施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加强年轻医生的轮转管理,组织两次“三基三严”理论考核和一次操作考试。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开展对临床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以提高护士能力水平,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加强对护士理论、技能、专业能力的培训。 三、创新服务,提升医疗品质,树立特色品牌 积极推进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固定专人管理,实现中心及三个社区站与区县平台、市级平台的对接和双向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实现西马小区和珠江骏景社区卫生服务站保健科运营,装备自动叫号系统,方便居民和儿童家长就医,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深化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内涵,在2012年底已签约53453人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保障、延长健康寿命”的工作,延伸和深化“六位一体”服务。 发挥中心优势,吸纳北京市崇文区第二军休所为功能社区单位,将其健康需求与我中心服务有机整合,搭建社区卫生服务进功能社区的服务平台,为其职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并有效结合家庭保健员工作, 不断深化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内涵,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品质。 增强一线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一线人员服务言语能力的提升。规范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把一线 人员提高服务质量,讲究言语艺术纳入科室考核,定期抽查一线人员服务态度,以增强医患、医院和社会的友好关系,扩大医疗服务面,促进文明服务窗口建设。 认真落实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不断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在中心收费窗口安装3台、西马站2台、珠江站、西罗站、海上海花园站各1台POS机(自动收款机),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 以辖区百姓对中医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中医服务项目,对中医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加大专业培养力度,选拔中医青年骨干人才,参加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为中心中医药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加强中医特色诊疗的宣传,逐步形成名医出基层的氛围。定期开展“志承岐黄、厚德笃行”主题中医沙龙,扩大中医人的知识面,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术思维和学术习惯,活跃人文的学术气氛。 继续发挥“医信通”信息平台的作用,深入发掘其在惠民服务中的优势、拓展服务范围,实现计划免疫通知数字化、预防保健管理动态化,团队健康宣教信息化、慢病管理规范化,区域突发疫情预警快速化、公共信息发布常态化。 深入挖掘我中心特色品牌、特色文化和发展历程,组建“六十周年院庆”办公室,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收集材料,为2014年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做准备。 四、创新科技,大力开展项目,实现跨越发展 加大科研工作创新力度,依托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和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的规范开展,提升中心科研工作整体水平。继续对拟申报的各项科研项目进行统筹规划、有效引导、严格把关,组织申报1-2项局级、区县级成果奖。对引进的硕士及成熟的各类人才,下达具体的科研任务,要形成相关的科研课题和论文等研究成果,以提高各类人才使用效率。鼓励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鼓励向SCI收录的学术期刊投送论文,论文发表后给予奖励。 积极探索丰台区社区卫生机构科研合作平台,利用我中心现有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依托社区卫生机构的优势资源,合作开展在慢性病干预、生活方式干预、中医治未病等领域的适合社区、效果明显、容易普及、便于开展的“大卫生”科研项目。 组织各专业科研人才成立中心科研小组,形成科研人才队伍,营造科研人才健康成长环境,为中心的科研发展奠定人力基础。定期开展科研小组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为热忠于科学研究的医务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根据临床需要,申报院内自管项目20项,其中外聘专家讲授4项,并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各类培训,确保全年外请专家进行培训至少5次以上。增加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经费投入,加大继续医学教育必修课的管理,确保2013年继续医学教育百分之百达标。 结合党建、团建工作,开展“每人推荐一本书,汇成红医知识海”活动,筹建中心“迷你图书馆”。不断丰富纸质书籍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为广大职工提供种类繁多的专业电子藏书,初步形成医学电子图书室,让中心职工足不出户浏览医学专业书籍,为科研、临床搭建知识平台。 2013年,是我中心实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的关键之年。我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紧密围绕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幸福的新丰台要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以辖区百姓健康为己任,努力拼搏、扎实工作,为中心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实现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 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六日

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京卫网审字[2006]第3号    京ICP备20200462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50034